一本稀有档案,讲述史上最壕女沙皇的珠宝传奇

2019-11-29


——

文 | Erica   编辑 | 飞云


两百多年前,1796年11月16日,圣彼得堡已早早入了冬。

叶卡捷琳娜二世·阿列克谢耶芙娜(俄语:Екатерина Алексеевна)像往常一样起得很早,用早餐、喝咖啡、伏案工作,可当她走进更衣室后,却再也没走出来。

侍女发现时,她已躺在紧邻盥洗室的地上,不省人事。经医生初步判断这位67岁的女王可能是中风,尽管当时已用尽了办法,陷入昏迷36小时后的叶卡捷琳娜二世,依然撒手离开了人世。

晚年的叶卡捷琳娜二世

临终前,这位语言不通、宗教信仰不同、甚至并非俄国人但却让俄国的版图扩大了1/3的女皇,用尽气力,留下了那句传世的豪言:

“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,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!”


01 胜算 | 向死而生,反求诸己


1744年的冬天,十四岁的索菲娅·奥古斯特接到了从圣彼得堡发来的信函:“年轻公主那富于表现力的面容令伊丽莎白一世女皇为之倾倒”,她有幸被选为皇储彼得的妻子,而她的名字也被改为“叶卡捷琳娜”。

当她穿越茫茫雪原从德国赶赴俄国的时候,颠簸与寒冷丝毫不减她内心的悸动,幻想着“繁花似锦觅安宁,淡云流水度此生”的生活。

年轻的叶卡捷琳娜二世

然而,世间无人能够想象到她此去的旅程,将会那么起伏而漫长,即便是她自己也未曾预料到。

新婚之夜,她的丈夫,彼得三世却直言并不爱她,之所以同意结婚,也不过是为了保住他俄罗斯皇位继承人的位置。

从结婚的这一刻起,这对夫妻一直处于分居状态,叶卡捷琳娜甚至还要倾听着丈夫的荒唐外遇故事。

但王室怎能允许未来的皇后没有孩子?

1754年的冬天,那是她婚后的第9年,她生下了继承人保罗。可刚生完孩子,她就被遗弃在一间斗室里,皇室对待她的态度像是一架完成任务的报废机器。

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丈夫、儿子

如果你能看到她身上无形的伤痕,也就能理解她此后的好胜。

“除了那条被虐待的狗,世间最悲惨的莫过于自己”,自此她决心奋起反抗。

她与彼得开始公然敌对。有一次彼得靠在墙上,把剑从剑鞘里抽出了半截,连同剑鞘一起举到她的面前,她一改逆来顺受的常态,理直气壮地问他:“我是否只能像个奴隶一样匍匐在地上,还是应该也拿起一柄剑来?”

多次冲突后,夫妻俩的恩怨越积越深,彼得终于忍无可忍并扬言说要废弃并处置她时,她气定神闲地回道:“我不怕!”因为此时,她已暗中找好同盟,包括军队、教会、大部分贵族,以及圣彼得堡居民,形成了一个数百人的军官集团。

1762年,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,推翻了彼得三世,登基称帝,于莫斯科加冕。

油画《头戴加冕礼冠冕的叶卡捷琳娜二世》

此时,被囚禁的彼得在狱中写过几封信求饶,落款是“您卑微的仆人——彼得”,而她一封信都没有回过。


02 建功立业 | 不在洪流中消融,就在历史上崛起


叶卡捷琳娜二世继位后,将俄罗斯推上了18世纪欧洲最强国的道路。

十分有远见的她,很早就认识到,“俄国就是外国人的绊脚石,也是一根衡量个人能力的准绳,一个人只要在这里能扎下根,那他在欧洲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望站稳脚跟”。

她在位34年,发动了6次大规模战争,通过这些战争和强权统治,建立了一个跨欧亚大陆,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的超级帝国。

身着军服的叶卡捷琳娜二世

在历史的洪流巨浪下沉浮,踉踉跄跄,身不由己,如若不崛起,迟早被消融。

她带领部队三次瓜分波兰,完全从地图上抹去了这个曾经的东欧大国;两次大败土耳其,使曾经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元气大伤,并为俄国罗曼诺夫王朝赢得了梦寐以求的南方出海口,还轻取了想趁火打劫的瑞典人。

她使俄国的利爪逼了欧洲的心脏地带,甚至产生过征服世界的雄心。在俄国历史上,除了彼得大帝,她是唯一被称为“大帝”的人,令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年里的其他沙皇和女皇无法企及。

178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肖像


03 野心 | 顶级的欲望,世界来买单


雄心勃勃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并不止步于对政治、经济等的统治,她也对其它欧洲国家君主的艺术藏品远远多于俄国而不满,所以开始搜罗世界上最好的艺术藏品,甚至不惜高价买下私人藏品。

在极短的时间内,她的宫殿就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收藏最多艺术藏品地之一。她总爱把珍贵的藏品存在自己的私人房间内,并半开玩笑说:“我去隐秘之地欣赏作品,那儿只有我跟老鼠。”

埃尔米塔日博物馆250周年纪念邮票

后来,她的私人宫殿群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(冬宫),世界的四大博物馆之一。在约250年的时间里,这里收集了近三百万件从石器时代至当代的世界文化艺术珍品。

她从德国画商戈茨科夫斯基手中一次买下了225幅绘画作品,那是戈茨科夫斯基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收集的著名藏品,因资金周转不开,忍痛割爱,她便不慌不忙地抢了过去,顺便让世人见识到了俄国的财力。

从形状上看,冬宫颇似一个奢华的珠宝盒,它拥有着400多个展厅和画廊,如今已成为每一位来到圣彼得堡的访客绝不能错过的殿堂。有人估算过,如果在每一件展品前驻足1分钟,需要好几年才能走完这趟艺术之旅。

埃尔米塔日博物馆

当时欧洲最时髦的钻石切割方式,仍是古老却并不闪亮的玫瑰琢型,但叶卡捷琳娜二世亦不满足于此。

为了拥有更加闪亮的钻石,在她的强烈要求下,工匠们发明了能让钻石折射出更多光彩的明亮式切割。由此,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珠宝工艺大师和众多顶尖的珠宝作品。

据说,由于叶卡捷琳娜二世对蝴蝶结造型的珠宝情有独钟,她的许多首饰都是蝴蝶结造型。

叶卡捷琳娜二世订制的钻石项圈

她订制的这款钻石项圈由27颗垫型切割的大钻石,围绕一圈叶子状小颗钻石构成。而这款钻石项圈的又一大亮点在于,它的机关非常巧妙地设置在蝴蝶结的下方,极其隐蔽。

如果没有叶卡捷琳娜二世,俄式古董珠宝风潮也就不可能在上世纪初席卷全球。


04  传承 | 是初现,亦是收梢


如果没有叶卡捷琳娜二世,罗曼诺夫王朝历史上也无法开创佩戴俄罗斯帝国冠冕(Imperial Crown of Russia)的先河。

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加冕礼上,她请来宫廷珠宝匠制作了俄罗斯帝国冠冕。流光溢彩的冠冕由金银两个半球组成,象征东西罗马帝国。

东西半球的桂冠上是75颗钻石和4936颗印度钻石组成的月桂和橡树叶,被称为是世界上“镶嵌钻石最丰富的皇冠”,列为前苏联七大历史名钻之一。

加冕礼俄罗斯帝国冠冕

其中装饰冠顶的是世界上罕见的红色尖晶石。传说,这块尖晶石还是从北京购买的。1676年根据阿里赫塞·米克亥罗维奇的命令,俄国特使尼古拉·斯帕菲尔来访中国,在北京用2672金卢布购买了这块尖晶石。

自叶卡捷琳娜二世起,直到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,所有的俄罗斯皇帝都戴着此帝国冠冕登基。

但据说,帝国冠冕后来传到沙皇尼古拉二世时,发生了极为不吉利的事件:加冕当天,由于组织不善,发生了严重的群众踩踏事件,导致一千多人死亡。

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肖像

由于帝国冠冕太重戴在头顶显然不怎么舒适,可怜的尼古拉二世竟因此患上偏头痛,前额还被大皇冠挤压出一道疤痕。

尼古拉二世一生诸事不顺,包括婚姻、孩子、流言、战争等,仿佛他注定要为罗曼诺夫王朝做一个最后的收梢。

庆幸的是,罗曼诺夫王朝的珍宝清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繁华与没落。

这本题为《俄罗斯钻石和宝石珍藏》的出版物对俄国王权和皇冠珠宝进行了拍摄与编目,它是由俄罗斯科学院矿物学家A.E.费尔斯曼负责,在众多专家和珠宝商的协助下完成的。

《俄罗斯钻石和宝石珍藏》

这本书于1925年以英文、法文和俄文出版,据说,出版后不久,这项工作就被苏联政府迅速召回,所有副本被销毁。在即将迎来的2019年“觉醒”全球巡展中人们将有幸一睹该书原版真容。

书中记录的406 件珍宝均来自于罗曼诺夫王朝,从1689年彼得大帝统治开始,直到1917年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推翻。

《俄罗斯钻石和宝石珍藏》中的 406 件罗曼诺夫珠宝

其中,在《俄罗斯钻石和宝石珍藏》的首页展示的就是俄罗斯帝国冠冕,代表着最高王朝的权力和荣誉。如今,它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的钻石基金收藏博物馆被完好保管,依然璀璨,熠熠夺目。

这顶2017年展出的帝国冠冕,是为纪念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250周年及罗曼诺夫王朝建立400周年而仿制的,材料由银换成白金,镶嵌的钻石也增至1.1万颗,由60位珠宝工人历时两个月完成。

仿制的帝国冠冕

王朝已去,佳人已逝,但传奇不灭。据报道,2017年,为了重现罗曼诺夫王朝的盛世辉煌,一名雄心勃勃的俄罗斯富豪居然制定了一个发展大计,打算在太平洋上再建一个“俄罗斯”。

在今年,俄罗斯人为了纪念叶卡捷琳娜二世诞辰290周年,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夏宫于9月20、21日晚举行了灯光秀。

俄罗斯圣彼得堡灯光秀表演现场

耀眼夺目的光影激情震撼,绚丽地点亮着整个星空,仿佛象征着叶卡捷琳娜二世的“闪亮”在历史的长河中一闪而过,但这“瞬间”被定格为永恒。

时隔两个世纪,华丽巨制《叶卡捷琳娜二世》精彩上映,她那句豪言壮语又享誉世界:“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,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!”

虽然命运之神不曾垂青于任何人,但其昔日的弹指荣光却浇灌了今日鲜活的生命,又何尝不是另一种重生?





部分图片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


返回顶部